基于对生命的洞察
我们看到为人而存在的建筑本质
所以让人成为我们建筑产品的唯一尺度
——中国某领军综合性建筑企业集团(以下称“甲公司”)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面对2020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建筑业以高标准、高速度地创造了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奇迹,十天完成医院的设计、施工、交付、使用,中国建筑行业的大国工匠们带来了这个春天前所未有的希望。
而中国建筑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代表着中国质量与中国速度的中国建筑企业,正在一带一路的道路上快速走向世界。
新冠疫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挑战,而在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地缘政治因素错综交织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更加敏感复杂的境外投资环境。对于建筑行业的国企海外部来说,国企天然的高信誉度、稳定性、以及“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在走向世界开疆扩土的道路上为其保驾护航。十四五期间,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时期,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格局,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发展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ENR250全球及国际工程大承包商”之一,国内综合建筑领军企业甲公司为加强境外资源整合能力,打造集团公司境外业务平台,做大做强国际业务,从2017年开始,选择澳门24小时为其国际市场进行全面深度的咨询诊断和深度变革,项目内容涵盖战略、组织人力、营销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
01 战略、组织、人力资源薪酬绩效建设
02 全新营销体系建设
03 任职资格及IT规划建设
04 全球供应链重塑
澳门24小时为此项目配备了一支富有多年国际化市场和管理经验的顾问团队,对中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和国际客户做了深度调研,结合甲公司现状,量身设计了一套可落地的组织变革和营销体系方案。
01 产品模式创新
几年间,甲公司从原本经营单一项目到经营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各个地区开发了机场建设业务,创建了机场产品部,打造产品思维,将机场建设作为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之一。
02 打造本地化部署
经过第一阶段的变革,发展初见成效。进入第二阶段,甲公司从经营产品和项目到经营国家和地区。深度耕耘具体的国家及国民,落地研究当地政策、法律、机遇,为本地化奠定坚实基础。
01 避免异地“水土不服”
国内企业在海外发展中,会面临来自当地、欧美大型跨国企业及中国同类型大型企业的竞争,而在承接当地项目中,也要面临来自当地环境、政策、法律、人员等多方面的协同问题。所以,中国企业在外部扩张中,人才、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软件、硬件、服务等都要做到深度融合与协同。
02 打造业务连续性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BCM),是一项综合管理流程,使企业认识到潜在的危机和相关影响,制订响应、业务和连续性的恢复计划,其总体目标在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响应非计划的业务破坏并降低不良影响。例如美国对华为的封锁与制裁,就是对华为业务连续性的高度考验。
对于国企海外业务来说,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其中关键在于重塑全球供应链,使业务全球范围内顺畅运行,包括销售能力、供应交付能力、施工能力等等。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本地化资源、同时全球范围内部署多备份和多渠道方能最大限度控制风险。
03 建立业务“内循环+外循环
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尤其在一带一路地区及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注重与同类型中国企业的协同性和竞争性,实现竞争中的协同,是每个国企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疫情之下,全球一体化遭到巨大打击,一方面,中国企业要做好内循环,另一方面不能放弃外循环。首先,中国企业之间要有内循环,具备不依赖于欧美技术及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的能力,打造中国企业之间的内循环,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此外,中国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外循环,在全球化浪潮中,全方位打通链条,充分利用全球化资源,优化发展。
在澳门24小时的协助下,随着管理变革项目逐步深入,甲公司分别在亚洲和非洲市场陆续签订数个有影响力的大单,年度业绩增长超30%,人均产值增长25%,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2018年,甲公司在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排名中位列第31位;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位列第148位;全球设计商150强排名第91位。
正如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震宇教授评价,“本案例是国内管理咨询机构辅导国企深化海外市场成功探索,伴随着中国商品和劳务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国内优秀的管理能力的也不断向海外输出。”(本案例被刘教授收录为厦大MBA《运营管理》课的最新教学案例)